马湾村88岁的老会计马德启最近很开心。前不久,他在翠屏家园社区120平方米的精装房里给孙子举办了一场婚礼,婚礼办得相当体面。每次遛弯回来,看见楼道里贴的大红“喜”字,他都会跟老伴感叹:“咱的新家,真好!”
跟马德启夫妇一样开心的,还有梁山县赵堌堆乡、小路口镇的18723名滩区群众。2017年起,梁山县建设翠屏家园社区、黄河新苑两个社区,19个行政村的村民陆续搬迁进266栋居民楼里,过起了安稳的日子。
马德启夫妇在新家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告别“水窝子”
搬进新社区
梁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动能办副主任薛超介绍,黄河自西北过境梁山,形成43.4平方公里的滩区。因黄河屡屡漫滩,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巨大影响。
“三年垫台、三年盖房、三年还账”——这是滩区群众过去难以逃脱的“三三宿命”。“房台越垫越高,全村人在高高的房台上看着下面的水不敢下去,任由庄稼被淹,一年只能收一季麦子,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地瓜等秋收作物基本收不了。”马德启无奈地说,村子因水患增收无望,“有女不嫁黄河滩”成了当时当地人的共识。
过去高高的房台(资料图)。
“以前尝试过多次搬迁,但是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,不久就‘回流’了。”黄河新苑社区党委书记马卫国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,在他们做迁建动员工作时,一些村民不抱希望,索性说:“把政府补贴给俺,俺不搬,反正也搬不走。”
村民既渴望安居,又害怕陷入“搬走——回来——再搬走”的窘境。为此,梁山县在回迁安置时实行“试点先行”及“先建后拆”方案,并将滩区迁建指挥部建在了社区里,以方便村民提出户型选择、社区配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;确定好建设方案后,梁山县黄河滩区迁建指挥部依托城建公司,加班加点工作,明确完成时限和奖罚措施,对标对表,严格督导,确保了工程顺利完成。
在黄河滩区记忆馆内,用雕塑还原了选房时的场景。
从黄河新苑社区俯瞰,一栋栋高楼整齐林立。马卫国说,为了让搬出“水窝子”的群众适应新环境,社区在规划时还原了村间的原有布局,“原来挨着的村,搬完还是老邻居。”
这样一来,村民张月芬唯一的顾虑也打消了——一起唱歌跳舞的老姊妹们,还能经常聚到一起,更何况新社区的活动场所可体面多了。
俯瞰黄河新苑。
在黄河新苑社区,绿草如茵,花明柳媚,水泥路笔直,楼前楼后随处可见围坐在一起聊天、打牌的居民。张月芬就住在社区的老年房里,她兴奋地拉着记者一行逐屋参观,冰箱、空调、抽油烟机各种家电俱全。“有了安安稳稳的家以后,相中什么大件小件,我都放心大胆地买!”张月芬说。
张月芬的外孙女就在家门口上幼儿园。据介绍,迁建社区内配套建设了农贸市场、商业街、学校、幼儿园、卫生室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、社区服务中心等,形成了“15分钟生活圈”;社区外建设“四好道路”24公里、供水厂2处、污水处理厂1处,一站式满足了迁建群众多重需求。
在社区广场娱乐、散步的村民。
暖心服务
群众融入新生活
群众住进社区后,多村落并居,如何探索合理高效的治理模式,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?黄河新苑社区与翠屏家园社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
马卫国介绍,黄河新苑社区党委下辖10个村党支部,同时下设13个网格,实行“村党支部+网格”的双轨并行管理模式;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,村“两委”干部担任网格员,党员中心户、群众代表担任楼长。“网格员之间又细分信息采集、便民服务、矛盾化解等不同领域,责任落实到人。基层的事情基层办,基层的事情有人办,群众对新家才会有归属感。”马卫国说。
此外,黄河新苑社区在各村党支部的领导下,成立环境与物业委员会,维护社区环境卫生,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大小事;翠屏家园社区则引进社会资本,成立梁山国鑫物业公司,以物业公司作为服务主体,实现物业服务专业化、治理精准化,打造功能完善、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。
翠屏家园物业工作人员整理档案。
走进黄河新苑社区服务中心,童心圆科普馆、老妈妈爱心针线坊、红色直播间等十多间活动室位列走廊两侧,涉及为民办事、宣传科普、文体娱乐、志愿服务等多种职能领域。“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,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活动阵地。”马卫国说,社区还专门建立“老马调解室”,通过组织人民调解员,为群众提供矛盾调解与法律科普服务,累计解决群众矛盾100多次。因调解能力较强,马卫国得名“马铁嘴”。
不过,马卫国觉得,要使社区真正拧成一股绳,还是要靠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的行动,因此,每逢打扫卫生、社区绿化等活动,他有时间便主动参与。让他欣慰的是,越来越多群众也拿起扫帚、扛起铁锨、撸起袖子,加入社区环境维护等大事小情中。“可以感觉到,他们已经把社区当成了故土。”马卫国说。
记者见到马卫国时,他正在料理树木。
“三区同建”
增收路宽了
“群众的居住条件好了,但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了。”马卫国举了个例子,“住在村里的时候,很多户都有小菜园,基本不用买菜,但现在需要掏钱买。”
不止买菜,滩区群众从“村民”变成社区“居民”,对衣食住行及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。这就意味着,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成为摆在全县面前一道新的考题。
薛超说,为使滩区居民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发展、可致富”,梁山县创新实施了家居产业园区、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居民迁建社区“三区同建”工程。
在赵堌堆乡与小路口镇交汇处7200亩的家居产业园区里,一片忙碌的景象。园区负责人赵建波介绍,梁山县充分发挥滩区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,与迁建试点工程同步规划打造产业园,“筑巢引凤”吸引16家木材企业入驻,解决了1000多名滩区群众就业。
李兆磊便是就职于家居产业园的滩区群众之一。去年,他从外地回到家乡梁山,在木材厂谋了份包装的工作,现在每月有稳定的5000多元收入,且从家到工厂,骑电动车只要10分钟。“在家门口就业,再也不用外出打工饱受思乡之苦了。”李兆磊笑着说。
家居产业园一角。
事实上,滩区群众的迁移聚居,为社会资本入驻发展创造了条件。梁山县玖玖玩具礼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玖玖玩具)负责人杨涛介绍,在滩区迁建完成后,公司选择了在小路口镇建立分公司,因为这里比较容易招工。据悉,在家居产业园之外,近两年像玖玖玩具这样选择在此“驻扎”的企业有50多家。
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。
梁山县还将迁出村庄拆除复垦,利用流转整合的5.9万亩耕地以及滩区外部分土地,结合滩区生态优势,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。采取“支部+合作社”模式,让滩区群众以耕地入股获取收益,打造2000余亩黄河滩区高标准示范农田,积极培育黄河滩西瓜、花生、红薯、小米等特色农产品,叫响了“黄河滩”地理商标品牌。目前,滩区群众在农业示范区内打工,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。
如今,古老的黄河风景依旧,但滩区却换了人间。春分过后,麦子拔节生长,桃花竞相开放,从“水窝子”出来的村民,生产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薛超说,在迁建完成后,“滩区迁建指挥部”正式更名为“滩区居民迁建后续工作专项小组”,具体负责协调滩区迁建后续各项工作,黄河滩区更加光明的未来正在路上。
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孙甲 通讯员 张善锐 侯冬琪 贾前进 薛刚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热讯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